大波“僵尸肉”正在靠近,我們應該怎么應對?
發布者:健益環??萍? | 發布時間:2021-10-30 09:30:48 | 瀏覽量: | 來源:健益環??萍?/p>
一大波“僵尸肉”正在靠近……
一大波“僵尸肉”正在靠近……
大量“70后”豬蹄、“80后”雞翅通過走私入境,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夜宵攤、餐廳,進了年輕吃貨們的嘴。
6月份,海關總署在國內14個省份統一組織開展打擊凍品走私專項查緝抓捕行動,成功打掉專業走私凍品犯罪團伙21個,初步估計全案涉及凍雞翅、凍牛肉、凍牛豬副產品等10萬余噸。
境外走私組織偷運入境的凍品走私鏈條曝光。這些肉有的來自疫區,有的嚴重過期,沒有經過檢驗檢疫,可能攜帶著禽流感、口蹄疫、瘋牛病等細菌、病毒,一番化妝后就變成“賣相”極佳的“美味佳肴”。
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,走私凍肉的鏈條牽涉多地。在6月的專項行動中,經初步偵查發現,自2015年1月以來,廣東番禺、江門地區的陳某、黃某、溫某以及遼寧大連地區的劉某等21個走私團伙,承攬北京、天津、重慶、河南、廣東等多地貨主的凍品進口訂單,國外走私凍品由此源源流入國內市場。
昨日,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城區各大超市,沒有發現來自上述地區的雞爪(肉)類產品。為了得到較為詳細的數據,記者分別暗訪了百佳、華潤萬家、吉之島和家樂福等超市,從調查情況看,這些超市的冰凍雞爪(肉)類產品均來自河北、山東和江蘇等地。所有的雞類凍品都是從正規渠道進貨。
但很多人依然困惑??催^僵尸片的人都知道,僵尸的死穴是“見光死”,可為啥“70后”豬蹄、“80后”雞翅這些“僵尸肉”在中國卻能大搖大擺登堂入室?
其實,“僵尸肉”最關鍵的漏洞在于來歷不明,沒有正規的合格證明。
具體分析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時,“監管難度太大”往往會成為相關部門拿來推卸責任的最多借口,誠然,監管難度大確實也是實情,但是并不能成為過期肉制品甚至是幾十年高齡的“僵尸肉”走上百姓餐桌的理由。
近年來,國家對食品安全的治理投入了更多人力物力,執法方式上也進行了創新,以往九龍治水、誰也不管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,但是在一些需要多部門臨時協同配合的問題上,還是會出現人人參與、人人都不負責任的情況,就比如“僵尸肉”問題,由于凍品走私涉及到海關、公安、工商、檢驗檢疫等多個部門,而且走私團伙的走私行動也更加隱蔽,所以在具體偵辦過程中,也需要省際之間的部門加強合作,聯合打擊,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。
對生鮮食品進行生鮮食品安全監督管理,生鮮食品要想進入市場,如果是進口的,要有檢驗檢疫局出具的合格證明,如果是國內的,也要有動物衛生監督所的檢疫合格證明,才能打印上市憑證,雙證齊全才能買賣。
有證明未必萬無一失,但至少有了證明就可以追溯責任。
一切用“合格證”說話
經銷商如果履行進貨查驗義務,食品出問題時,有可能免于處罰,市場監管局應該引導經營者對自己的貨全部負起責任。
消費者更要如此,不見“合格證”不給錢,一定要查看肉品的上市憑證和檢驗檢疫合格證明,如果有疑點盡快向相關部門舉報。
如此一來,加上海關、公安、工商、檢驗檢疫等部門密切配合,就可以把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建立起來,讓“僵尸肉”和僵尸一樣“見光死”,相信我們一定能讓“僵尸肉”進不了關,入不了市,吃不進口。